2007/12/11

台灣「廢棄物管理」躍上國際舞台

環保署顧問洪榮勳博士,受邀前往美國賓州針對台灣環保政策發表演說,引起「讀者文摘」的重視並且給予高度肯定。2007年11月號「讀者文摘」中英文版本對亞洲垃圾危機深入探討,同時針對台灣「廢棄物處理」政策給予極高的評價,報導指出,亞洲垃圾量似乎已達到難以處理的地步,例如:亞洲開發銀行首席都市發展專家指出:「廢棄物逐日增加的數量和毒性,快淹沒我們的城市。」該銀行同時估計亞洲大城市平均每天製造七十六萬噸固體廢棄物;預估2025年,數量將再增加一倍以上,達每天一百八十萬噸。這些城市花費相當可觀經費來解決垃圾問題,但是依然有半數的廢棄物尚未處理。

報導指出垃圾危機不僅是環保問題而已,同時會削弱一個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,阻礙工業與觀光產業發展。以印度的高科技商業中心「思維空間」為例,該園區就設置在孟買最大的垃圾場址上方;根據印度全國固體廢棄物協會的報告,園區內的承租戶經常抱怨:垃圾分解所釋放的氣體使伺服器一再「當機」,造成每年數十萬美元的設備損失。

尤其在廢棄處管理政策方面,台灣和新加坡已採取有效措施,大幅減少了垃圾量。1987年台灣曾經爆發「垃圾大戰」,街道堆滿尚未處理垃圾,而現今台灣已完全改觀。從「垃圾不落地」,「垃圾強制分三類」:廚餘、一般垃圾和資源;「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」及「垃圾費隨袋徵收」建立起污染者付費原則;這些政策實行以來頗見成效,自2001年以來,台灣廢棄物量已減少百分之三十二;同時訂下目標:2020年一般垃圾量削減百分之七十五;事業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部分要到達百分之八十五。這些政策反映出廢棄物管理觀念應從末端處理轉變為「源頭減量」及「資源回收」,建立起3R原則的概念(Reducing、Reusing及Recycling);進而邁向「垃圾全分類、零廢棄」的終極目標,使「循環型社會」的願景早日實現。

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部長說:「把能夠回收利用的物品收好,放進住家附近的回收箱並不困難。舉手之勞的小動作,比起能為我們的環境和生活所帶來的益處,實在是小事一樁。」環保署近來推行的使用環保筷與廢電池回收等各項環保宣導,雖然只是舉手之勞,但卻能造就出與垃圾大戰時期截然不同的成果。就在我們戮力參與國際活動之際,全民的「舉手之勞」已經在國際著名雜誌「讀者文摘」中受到相當大的矚目,這可說是肯定了台灣近年來在環境保護上的努力與成就。

文章來源:台灣「廢棄物管理」躍上國際舞台
如需引用文章或圖片請事先告知, 對文章內容或來源有所建議,請不吝指教,謝謝!!

Hot News!!